用户名:
密 码:
验证码:
 
 
领略乌镇
上海市/clnews
  戴望舒的一首《雨巷》,让我对烟雨江南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向往。雨巷、撑着油纸伞的姑娘;小桥、流水;古街、老巷;乌蓬船、木格窗……时时出现在我的梦中,我期望有朝一日能够亲身感受一下这如诗入画的美景。前几日,公司组织的一次活动,让我有幸踏入了乌镇那令人流连忘返的街巷。
3小时的舟车劳顿之后,乌镇的美景骤现眼前,“乌镇”两个苍黑遒劲的大字,丝毫没有江南女子的绰约,尽显了历史积淀的厚重,像极了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,在洗尽铅华之后,剩余的是洞察世事的悠闲与惬意。
乌镇是古老的。走进乌镇,一种氤氲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,古老的房子平仄的街,咿呀的水车和摇曳的乌篷船,形成了浸泡在岁月烟云里的古旧镇容。不见世俗的喧嚣与浮躁,恍惚间有一种跌入历史的感觉。平平仄仄的石板路,窄到只容错肩而过,这就是从古至今的街道了,从前曾有贩夫走卒在此引车卖浆,亦有公子王孙在此纸醉金迷,可生命终究是留不住的,一切的兴衰荣辱都将被淡化被忘记,唯有古镇还在,安静仍存,质朴依然。事实上,这里的年轻人都已经离开了镇子,滞留在此的都是些上了年纪的人,他们混沌的目光守着日升日落、花开花谢、春去秋来,倒也淡雅安然。
乌镇是年轻的。年轻的乌镇呈现的是现代化的生活方式,不见了袅袅炊烟,不见了身着蓝印花布的娇美女子洗衣捶裳,不见了三五成群的人们摇扇纳凉,取而代之的是电磁炉、洗衣机、空调等现代家电。古老的院墙还在,院墙里面的装修已和平常人家没什么两样。年轻的乌镇引入了商业化的概念,一部《水木年华》让其名扬海外,刘若英捧书舟读的宣传照片吸引了无数的仰慕者驻足观赏。
乌镇的房屋很有特色,走进傍河人家,才能领略乌镇独有的枕河而居的水阁特色。一头枕于水,一头搁于岸的水阁,是乌镇区别于其他江南名镇的极富想象力的独特创意。人在屋中,屋在水中,斜倚栏杆,听潺潺流水,观款款鹅游,怎是一个惬字了得。
在这里,以河成街,两岸星罗棋布的商店当铺,酒肆茶楼仍能彰显过去的热闹与繁华。如果说水是乌镇的肌肤,那么桥就是乌镇的玉骨,一座座石拱桥一头连着悠远的巷,一头连着蜿蜒的路,桥的两边不时有精明的生意人,他们吆喝着自家的特产,杭白菊、三白酒、姑嫂饼……每一个特产里面都有着动人的传说,突显着乌镇人的精明与睿智。
信步于乌镇的街,走过那幽深的巷,不觉已近黄昏,风扰发端,一阵阵秋的凉意和氤氲的水气频袭面颊,暮色下的乌镇,寥寥行人穿行于此,西斜的阳光照在斑驳的墙上,更衬托出乌镇的古老与静谧。
时间已晚,驱车回泰州,不觉心生感叹!乌镇平和的身后隐藏的是中国哲学“天人合一”的大气,斑驳的旧貌正符合了现代人对于原生态的新解,彰显了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从容。
走出乌镇,却把缠绵的思绪永远地留在记忆的字里行间!
 
  联系我们 | 法律说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