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能源,为汽车产业添彩
2005/03/25
 
    在能源问题凸现和环境污染加剧的今天,电动汽车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前景。据有关资料显示,到2010年,电动汽车将占据全球汽车需求量的四分之一,大约为2000万辆。美国通用、日本丰田、法国雪铁龙等国际知名的公司,都将开发电动汽车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。
    在我国,政府也高度重视电动汽车产业。2005年,武汉市首条纯电动小汽车示范运营线正式开通,我国的公共交通从此迈入了“电动年代”;而北京2008年的“绿色奥运”也早早传出消息,要用电动汽车接送运动员,预计电动汽车的订单总金额将突破20亿元人民币。由于此前我国政府已明确表示不会采用来自国外的整装车辆,这就为我国汽车业提供了巨大的商机。目前,一汽等几大汽车制造集团正紧锣密鼓地试制电动汽车。
    说到电动汽车,不能不说其关键的部件之一——电池。2002年,春兰历时八年攻关取得的成果——高能动力镍氢电池通过国家鉴定,同时建成了年产量达25千瓦时的生产流水线,继自主开发的20AH高能动力镍氢电池被国家有关部门鉴定为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”之后,春兰25AH、40 AH、45 AH、60 AH、80 AH、100 AH等大容量动力型高能镍氢电池相继研制成功。至此,春兰高能动力电池全面实现了“家族化”。如今,春兰的高能动力电池产品已能够满足电动自行车、电动摩托车的需要,与此同时,春兰承担的“混合动力客车用镍氢电池组及其管理系统”课题,经过专家组严格审查和质询后,被列入国家“863计划”,并获得科研专项支持。春兰借助于在机械、制冷行业的优势以及先进的有限元仿真分析等高科技手段,在电池的热平衡、冷却系统、电气综合设计等方面均取得突破性进展,该课题当前已经进入了第三轮产业化研究。
    无疑,春兰看好了新能源这一朝阳产业,并将其纳入了支柱产业体系中。虽然春兰目前只是在国家“混合动力客车”这一科技专项中参与其中的一个课题,但是,在中国汽车界中,同时拥有汽车制造技术和新能源制造技术的企业,委实寥寥无几,新能源产业和汽车产业结合后的诱人前景,不能不令人兴奋和憧憬,而春兰独特的双重身份,也无法不引起人们的联想和猜测。
新闻分类
 
 
法律说明
苏ICP备15007520号-1